深耕枸杞新品種選育及栽培工作35載,帶領團隊搭建起國家級枸杞研發平臺,建成世界唯一的枸杞種質資源圃,獲得國家新品種保護10個,審定良種3個,其中“寧杞7號”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08萬畝、產值200億元……他就是寧夏農林科學院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、寧夏枸杞產業人才高地首席專家曹有龍。
博士畢業后,放棄國內外優越的科研環境和優厚待遇,曹有龍毅然回到條件艱苦的家鄉,踏上了發展壯大寧夏枸杞產業的征途。為實現“將小紅果變成大產業”的夢想,他把辦公室“搬”到田間地頭、“搬”進戈壁荒漠,帶著團隊扎根杞田、服務三農,除了在現場指導杞農種植技術、自種試驗田進行研究外,每年自行擠出時間舉辦50余次培訓班、培訓近5000人次,幫助農戶提高種植技術。
針對枸杞專用品種缺乏等問題,曹有龍帶領團隊采用雜交、分子輔助育種等技術,圍繞豐產、優質、廣適等目標開展新品種選育,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(系)50多個,10個獲國家新品種保護?!皩庤?號”比常規品種畝增收2000元至4000元,實現了枸杞品種的第二次更新換代,打破單一品種“寧杞1號”種植40年的局面。他創建的微型扦插快繁育苗技術體系,成活率由33%提高到83.1%,形成年產1億元的種苗產業,建成國家種源基地1個、國家良種繁育中心2個,建立了新品種“育繁推”體系,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占全國種植面積90%以上。
為了讓寧夏的枸杞紅遍全國,他積極發揮國家中心平臺作用,在西藏日喀則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、規模最大的枸杞種植基地,并在寧夏、新疆、青海、內蒙古等地建設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。攻克了戈壁灘、荒漠、鹽堿地、高海拔地種植枸杞新模式,技術輻射到全國13個枸杞產區,產量提升5%,綜合效益提高10%,極大促進了枸杞種植規模,產品質量的大幅提高。目前,全國枸杞種植面積達到300萬畝,產量30萬噸,產值達到300億元。
歷經10年,曹有龍和他的團隊在全國率先啟動并完成的枸杞全基因組測序,繪制出首個遺傳圖譜和物理圖譜,注釋出716個枸杞特有基因。首次組裝獲得了染色體級的高質量枸杞參考基因組,取得了十個方面的突破,占領了枸杞研發制高點?!拌坭交蚪M密碼破譯,為今后枸杞功能基因選擇、精準育種等奠定了堅實基礎,為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?!辈苡旋堈f,利用基因組數據庫他們已做出將近百萬分子標記,有效加快新品種選育進程,已培育的新品系“科杞608”、“173”果實大、口感好,在企業試種上千畝。
“我們近百萬字的全英文枸杞專著,目前正在排版印刷,將于近日面世,集中展現寧夏枸杞產業發展研究成果?!辈苡旋堈f,下一步將帶領團隊重點培育活性成分好,適合加工的枸杞專用新品種,以某些功效物質開展人工合成研究。同時,按智慧莊園自動化控制的要求和模式,推廣新品種配套技術,實現病蟲害防控、水肥一體化、除草等生產全程機械化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產品質量。(記者 張 瑛)